发布日期:2025-02-10 22:08 点击次数:111
在阅读此文之前网上融资平台靠谱么,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编辑:A.wrf
疫情肆虐的三年,有人倾家荡产,有人却狂赚222.8亿。
不仅如此,他还狂妄到掌握自己的生死,扬言要活到120岁。
他就是被任正非称为神人的汪建,他的人生也确实堪称传奇。
破解SARS病毒,手握核酸检测设备,70岁登顶珠峰,这一步步都彰显出他的野心。
然而随着资产的暴涨,无数的质疑纷至沓来,称他是在发国难财。
事实果真如此吗?汪建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?
展开剩余90%梅花香自苦寒来,宝剑锋自磨砺出。
对于汪建来说,如果没有曾经的那番经历,可能他也不会有今天。
只是当初想要改变命运的他,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一条不归路。
童年的他生活在条件比较殷实的县城家庭之中。
虽然没有多么富裕,但是也能吃饱穿暖,过得平淡幸福的生活。
可14岁那年的下乡运动,使得他来到艰苦农村生活。
汪建当时正处于青春期,本来就饭量大,再加上当时农村的条件比较困难。
所以当时的他经常会吃不饱饭,甚至沦到捕捉老鼠充饥的程度。
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,让他在立下一定要改变人生的誓言。
在农村的生活过了数年之后,汪建才赶上回家的机会。
回到县城后,他首要任务便是完成被迫停止的学业。
凭借刻苦的努力,他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,考上湖南医科大学。
进入大学后,汪建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医学知识,也为今后的医学科研道路打下了基础。
毕业后,他没有选择其他同学那样,从事分配的工作。
反而继续深造,前往北京中医学院学习,踏上新的学习旅程。
在这里,汪建不仅学习中医,还接触到西医,得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硕士学位。
深造完成后,他对现代生物科技产生很大兴趣。
国内的资源可能比较有限,所以他决定前往国外进修。
来到美国的汪建,前往多所名校参与博士学习。
靠着优异的表现,拿到接触基因科技的机会,甚至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伟大工程。
在工程里看到这项计划有多重要后,他产生了将基因组计划任务引入中国的念头。
1994年,年过四旬的汪建毅然决定回国创业。
所有人都在劝他这么大年纪了,没必要创业,找个稳定工作就行了。
可他不认为自己已经年老,觉得自己的黄金时代才刚刚来临。
而汪建人生的转折,也就此彻底开始。
为了让中国达到国际基因领先地位,汪建走上了完成中国基因的道路。
只是这个看似神圣的事业背后,却隐藏着无数的坎坷和困难。
回国后的他进入中科院工作,并筹划着进行自己基因计划。
可他多次申请国家支持都遭到拒绝,毕竟当时正处于高度发展时期,还有更多紧急的项目等待发展。
对于多次拒绝,汪建没有太过在意,他决定自己来。
开了家生物科技公司,出售疫苗等医药产品,赚得钱就投入到基因计划中去。
并带着团队,提出申请,代表国家参与基因测序任务中去。
汪建的狂妄行为引来无数抨击和质疑。
但是1999年,他们完成了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,并成立华大基因研究中心。
第二年便代表中国跟美英法日德五国科学家一道,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框架图,成为第六个完成的国家。
紧接着,汪建又带领团队进入水稻基因组测序中来,跟他们竞争的便是来自小日子的团队。
就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比赛中,他们凭借夜以继日的努力,成功在2002年完成绘制。
靠着领先小日子数月的时间,奠定了国际上的地位。
时间来到2003年,一场非典让中国大地的人们陷入恐慌之中。
传染极快,死亡率高,使得这种病毒大肆的传播开来。
就在这紧急关头,汪建和他的团队站了出来。
成功将非典SARS病毒的排序测了出来,并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研究出检测方法。
为了早日结束非典,他将三十万个检测试剂无偿捐献给国家。
这个举动,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,也让华大基因声名远扬。
名利双收的汪建没有停止步伐,继续行走在基因的道路上。
2007年,中国人基因图谱的绘制成功完成。
这不仅为现代医疗的发展奠定属于中国人的基础,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该领域的地位。
按理说获得如此多的成就的汪建,应该可以安心养老了。
但没想到,他不顾年迈的身体,再次出现在最需要他的地方。
三年的疫情,让无数家庭遭受生死别离,国家损失惨重。
但要说新冠最严重的,还要说是疫情初期的武汉,当时的大多数人都想着离开这个病毒肆虐的地方。
然而65岁的汪建却成为来到武汉的逆行者。
他带着团队奔赴在疫情的前线,进入病原测量的工作中来。
仅仅五天的时间,名为火眼的实验室就开始正式工作了。
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,可以检测出病原体的核酸试剂研发成功。
实验得到认可后,他便亲自守着生产。
直到核酸试剂来到全国人民的手中,成为守卫健康的防线。
打响防疫第一枪的汪建,也被全国人民熟知,成为大英雄。
因为疫情传播速度很快,所需的核酸检测很多。
华大没日没夜生产的试剂被国家政府大量购买,这也使得他赚的盆满钵满。
原本的华大只有80多亿的资产,疫情的三年飙升到222.8亿,相当于增长了数倍。
随着财富的增长,无数的非议也就随之到来,认为汪建是靠着疫情来发国难财。
面对种种非议,他没有多余的解释,继续自己的工作。
就跟曾经扬言活到120岁被群嘲一样,没有在意别人的看法
二零二四年,年过七旬的他再次成功登顶珠峰,创下国内登顶最年长的记录。
就算年过古稀,汪建也照样书写着属于自己人生的传奇。
参考资料:
百度百科——汪建
经济日报——华大基因:领航全球基因研究的旗舰
潇湘晨报——直击华大战疫一线:汪建带领华大团队赶往武汉
深圳商报——华大基因集团董事长汪建:,我们从事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业
发布于:山东省